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季分别时。毕业,有淡淡的离愁,也有成功的喜悦。出国、就业、考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选择走哪条道路,只要用心坚持,都会取得成功。为此,我院新闻网络中心记者采访了章安迪,听他讲述自己对考研的看法,与我们交流自己考研的经历与心得。
学生记者:任洪 张安琪 赵珊 蒋珊
自述者:章安迪,国贸09级学生,现考研到香港中文大学
出国一直是我的梦想,因此一进大学我就在做各方面的准备,而且已经联系好了中介,准备去美国留学。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实现这一计划,其实选择香港的初衷和出国是一样的,我想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从而拓展自己的眼界。考香港的研究生和内地的不大一样,申请程序有点类似出国,而非全国统一研究生招考。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大学比较注重成绩和GPA,再者就是英语水平,因为那边的交流全靠粤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起码要会其一。所以一般来说,考托福与雅思是很必要的。另外,一定的社团工作经历也能为自己加上较大的竞争筹码。准备考香港地区研究生的同学,一定要记得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官网,看看他们所提供的课程,入学要求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提早做准备。
我考研的经历,其实主要就是我学习英语的经历。我的GPA并不算很高,但是我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不错的。我之所以能学好英语,关键在于我对英语有很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自我初中时就开始生根发芽了。当时英语成绩比较好,每个人都是这样,越擅长就会更加喜欢,越喜欢就越爱钻研,由于喜欢自然便能学有所成,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我常常会在没什么事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去看英语。学英语需要多样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否则难免会感到厌倦与痛苦。我会选择阅读英文报纸,浏览英文网站,背单词,看英文小说等方式来学习英语,甚至还会整天的泡在图书馆里去学习英语,但这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为了考试的学习,而是我放松自己、享受乐趣的生活方式,有这样的心态,学起来就不会累,而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才能把英语学得更好。
我的专业虽然是国贸,但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辅修的双学位是英语。关于双学位,我要给大家的建议是:好好学的话自然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或者只是随波逐流,那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了。现在也有不少人会考双学位,那张证书也不见得会有多大的竞争力,所以关键还是要态度端正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受益终身的东西,知识的沉淀比一纸文凭来的更有价值。
我是一个随性的人,做事都会依兴趣而行。我参加过很多比赛,也基本都是出于我的兴趣,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或者其他的创意设计大赛等等。大家也许都会有权衡学业和比赛之间的时间安排的问题,虽然在时间规划方面,我做的并不算很好,但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要分清轻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时间。例如我参加比赛,很多时候会负责做海报、广告、视频这些东西,因为我喜欢做这类工作,所以花再多的时间也不会觉得累。兴趣是很重要的,像有些同学为了丰富简历经历,盲目去参加活动,并为此大量地逃课,这样的行为就有些超过分寸了。
我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收获荣誉,为简历添砖加瓦,而在于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拓宽自己的眼界,我很乐于认识那些有实力、有思想、有才华的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能学习到许多珍贵的东西。
可能有人还记得,我是今年送毕业生晚会上送毕DV的男主角。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其实一开始我只是一个技术指导,由于原拍摄计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只好临时找男主角,就这样,我为我的四年大学生活出演了一部完美的全剧终。当拍摄完这段DV,我反而对大学有了更为不舍的感情。大学时光很自由,很理想,是人生永远不可再重复的四年,值此毕业季,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珍惜未完的大学生活。而总结我的大学生活,就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是“自由”,我可以根据我自己的意愿来支配生活;第二个是“成长”,我从一个幼稚张狂的少年成长蜕变成如今的自己;最后一个是“朋友”,大学里的友情是任何其他的感情都比不上的。
衷心祝愿所有的同学们能在有限的时光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未来,走出最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