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途,信于己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30浏览次数:26

考研,在常人的眼中或许是一段煎熬的旅程。选择考研需要的是勇气,但是走完这段征途,需要的却不仅仅是毅力,自信,对于一位考研的勇士也是非常重要的。郑翠玉,一个平淡无奇的名字,却在前不久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传奇,也为自己的大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功考研至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心中的感悟,了解考研背后的故事。

学生记者:向瑶  陈孝彬 曾艳锋

自述者:郑翠玉,贸易经济0901,现已凭借375的高分成功考研至北京大学

分析自我 找准方向

我决定考研是在20121月份,但是决定考法学专业的硕士,是因为感觉自己不太适合考本专业,反而对于法学的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而且在记忆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在确定自己的考研方向时一定要透彻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所在,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增加考研成功的砝码。其实,自己之前除了通过《法学通论》了解过法学专业之外,对于法学的认识几乎为零,从那时起就买了一本法学专业的书籍自己研读,以初步了解这个陌生的领域。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了56月份,通过比较系统的阅读,自己对于法学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至于自己为什么要确定北京大学,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是觉得要考就考最好的学校。但是同学们在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时,不仅仅要考虑自己当前的能力,还要看得更长远一点,以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目标,也就是说那种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因为高考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比较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考研的大潮里,所以就把目标定位为北京大学。

脚踏实地 保持信心

6月份的时候,我买了一些专业教材和配套练习,并在7月份的时候报了一个考研补习班,然后我的考研征途也就正式启航了。对于考研补习班,可能会有同学心存疑惑,其实报班的目的并不是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是借助老师的力量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梳理一下,查漏补缺,及时修正自己的复习安排。老师毕竟是教过很多届学生的,对于考研肯定比我们更了解,听老师的建议,备考也自然会更有针对性。还要善于运用身边的资源,除了老师平常会给我们讲一些考研的相关讯息之外,身边的同学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大家都选择的是同样的道路,所以通过跟他们交流我们除了可以找到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之外,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考研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813日,本该平淡无奇日子,却因为“老图”占座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此,我备战考研的脚步开始更加坚定。但是不久之后,我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9月份,开学以后,我进入了一个恍惚的阶段,在学习上也有了一些懈怠。因为当时选择了一楼这个传言历年来考研成功率最高的地方,所以身边不乏很踏实的“战友”,这也在无形中给了我莫大的压力。再加上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刺激,自己曾经一度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但是不久之后,我决定转战四楼,换个环境,也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很幸运的是,到了四楼之后,我认识了另外两个同样备战考研的同学,于是结成了“考研三人组”,现在回想起来,考研三人组对于我最后的成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除了相互督促,我们还会相互扶持。考研毕竟是一段很艰辛的路,如果少了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走下来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有了他们,外界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少,或者说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小,复习的安排也更有规律了。保持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最终考研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我对自己的这段历险最后的总结。绝对不能让外界传来的质疑声敲碎我们内心的自信和坚持,要时刻记住自己出发前的目标,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到终点,把这种质疑转化为动力,你会发现阳光就在眼前,就算路途在遥远我也能抵达终点。


按部就班
适时调整

在一切都进入正常轨道之后,按部就班的复习生活自然也就平淡无奇了。对于政治的复习,我觉得把书看透,然后把所遇到的知识点记牢是非常重要的,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感觉。英语的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急不躁,坚持对于备考英语自然是无可替代的。就专业课而言,就是简单的理解加记忆便足够了,当然这个过程也少不了大量的练习题。当然除了复习专业知识以外,我也有关注北京大学的官方网站以及相关论坛,积极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个可以提高考研的命中率。

1112月份的时候,考研便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由于压力逐渐变大,对于最终的结果也开始担心。那个时候,我就通过给父母、朋友打电话倾诉,以寻求外界的疏导。或许这个过程是每一个考研的学生都会遇到的,所以整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主动地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消除内心消极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为考研准备好一个好的心态。每天要跟自己比较,力求每天学有所得,越是在别人浮躁的时候,自己越是要稳住。


静心以待,备战复试

20132月底,也就是考研成绩出来以后,我就开始准备最后的复试。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在北大的对面租了一间屋子,然后便潜心复习。那阵子自己看了很多书,也做了很多题。因为北大法硕的复试分为笔试和听力两部分,所以我也就是针对性地展开了复习。半个月的时间,做完了两本逻辑题、看了三本法学家茶座、还看了一本前北大法学院院长的一本著作,除此之外还做了一个英语资料。每天的生活基本都在复习中度过,除了出门购物的时候会隔着天桥远远地望一眼北大校门,最终复试也平稳的度过了。

所以,成绩出来以后,如果自己确定过线以后,就要尽快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要尽早准备,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潜行于最后的一段路程,你必将收获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