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工商论坛之“生活中的营销”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05浏览次数:1

(学生记者 别玉 廖思青 通讯员 焦梦娜 郝淑君 刘汝佳 张梦)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营销,解答大家对营销的疑惑,2014124日下午15时至17时,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学术部主办的“生活中的营销”讲座在文润212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副教授、宝骐机构高级咨询顾问杜鹏主讲。

整个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即营销,营销即生活”,指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营销;第二部分是选择的艺术,通过小的概念指出生活中做选择时遇到的陷阱;第三部分是杜教授分享他对于营销的看法。

在第一部分中,杜教授用他独特的方式将知识潜移默化传达给听众,他通过叙述自己十年的求学经历引申出需求驱动、路径依赖、战略愿望、饥饿营销、沉没成本、定量的价值等一系列概念,同学们在杜教授所举的例子中加深了对营销的理解。“理论很重要,但是运用比理论更重要。”杜教授用这言简意赅的语言教导在座的各位除了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外,要更注重实际的运用。

接下来便进入了对“选择”这一话题的讨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谚语正揭示了对比效应:人们对一件事的认知并不完全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和什么东西放在一起。杜教授通过几个关于性价比的案例具体向大家介绍了折中效应,即人们在进行产品选择时,倾向于奉行“中庸之道”。同时也介绍了交易效用、损失规避、心理账户等影响选择的因素。杜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诙谐幽默,演讲一度被掌声和欢笑声打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杜教授指出营销是有差异的,要重视自身的定位。针对社会上对于营销就是销售的片面看法,杜教授指出,销售属于营销,但营销并不仅仅是销售。营销是门艺术,是研究人性的,它最终的落脚点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在新的时期,营销人要注重销售的三个境界,做好销售、关系、网络、社会责任的统一。他也表示营销不是万能的,他给出的是营销的视角,希望同学们可以独立地辩证思考。

短短2小时的讲座,让听众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营销奥妙。最终,本次讲座于17时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 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