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吕如霞 耿纪虹)选题立意别创新格,论证分析巧辟蹊径。3月21日19:00,以“论必有物,言之以法——论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方法运用”为主题的论文训练营于文泉北506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学生学术科研中心学术部举办,特邀谢市场营销调研室谢志鹏老师担任主讲人。
在主持人简洁地介绍过谢志鹏老师之后,谢老师以“论文其实很简单”为题展开自己的主题讲座。首先,谢老师引用“理想中完美的烤面包”与“现实里糟糕的烤面包”两幅图片形象地比喻了大多数人在撰写论文时的所想与所写。为解决这种苦恼,他从论文的框架、选题的基本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解答大家的疑惑。
在论文整体框架这方面,谢老师给出了一套模板化语言,即引言、研究背景、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假设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在具体的社科类论文写作中,谢老师将其分为观察、选题、文献、建模、验证与结论六个步骤。他通过列举论坛上的负面评论、无糖百事可乐的幽默广告、单独和结群购物的具体情形、品牌的中英文名称等事例表明观察即寻找规律、寻找矛盾和寻找机制。在论文建模中,机制则是由自变量、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组成的主效应,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称为规律,矛盾为调节变量。
在选题方面,谢老师总结为新、细、普、美四点,并通过列举大量的错误选题与优秀选题清晰地为大家讲解这四点的含义。“新”的言外之意是做前人未做之事,谢老师指出最简单的创新则是两个知识体系的交集。“细”指一种情况下变量之间的一种联系,论文研究问题追求精、准、强。“普”即具有普适性的结论,为保证论文的价值,撰写论文时要保证研究结论与知识体系存在交集。“美”则是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谈到阅读英文文献的困难,谢老师建议大家可以直接从摘要、建模、假设与文献综述入手选择相关文献。当撰写论文时,他将方法归结为收集外文文献、保证引用数量、阅读不同等级期刊三方面。在建模方面,谢老师通过列举几个研究提出“科学思维”这一概念,表明要正确地对待变量之间的直接联系;同时,他指出研究者的偏见也容易使研究者自我聚焦而偏离科学轨道。在验证阶段,谢老师指出要正确使用量表,切勿自己设计的问卷引导不利或引导过分而出现研究失真的现象。
其后,谢老师通过列举山东政府治理雾霾与公司调查员工幸福感的事例讲解了论文中的实证研究即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他把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分别比喻为鸡蛋与洋葱,量化研究属于演绎法,突破壁垒便可演绎出成果,即必然性;质化研究属于归纳法,每层背后均有各自的含义,具有或然性。
在列举了质化研究的优势和劣势之后,谢老师以自己关于拟人化营销研究的论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在互联网环境下,海豚浏览器以及微软等公司将品牌与人的沟通转化成人与人的沟通。在这种背景下,谢老师提出拟人化营销。由于有关拟人化营销的文献较少,他首先进行质化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结合一手、二手数据,通过编码统计数据将质化研究数据转为量化研究数据,得出概念模型,最后回归社会临场感得到理论支撑。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谢老师开始量化研究,从拟人化语言入手研究,确立了以拟人化沟通为自变量、以感知自由为中介变量、以消费者态度为因变量和以调节聚焦模式为调节变量的模型。
最后,谢老师表示论文好比售卖知识,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极具魅力;论文又如思考生活,你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论文等于锻炼思维,撰写能力代表着工作能力。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收集二手数据、检索外国文献等步骤的方式方法提出自己的疑惑,谢老师认真予以答复。
至此,第六届论文训练营成功拉下帷幕。
(责任编辑 郝淑君 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