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第一期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会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03浏览次数:27

2016427-29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全国第一期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会议”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等25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议。我院农业硕士导师组副组长、农业经济管理系副主任邓远建副教授与郎晓娟博士、田云博士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全国第一期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会议”分两个模块,一个是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一个是代表性领域案例库建设经验交流。在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阶段,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陈时奋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陈时奋教授长期致力于案例开发与教学,学术造诣深厚,是案例教学法的先行者。在为期两天的课程中,陈时奋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案例开发和教学的经验和切身体会,通过“冬天的橡树”案例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和特色,通过Dupont Teflon案例分别对平台型和决策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进行了现场示范教学,结合Sunner Development(圣农发展)的亲身访谈素材引导如何进行案例写作,与大家一起分享他在案例教学与写作中的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包括案例教学提纲的撰写、案例问题的设计、板书书写规划、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肢体语言的运用等。陈教授强调,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特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可能性答案、师生双向对话、背景资料丰富、可操作性强;而常规教学方式则注重为设定好的问题提供准确答案、知识的单项传递、缺乏丰富背景资料、内容过于概念化。在陈教授的引导式授课过程中,大家逐渐发现了常规教学存在的不足,这些问题主要是为设定好的问题提供准确答案、知识的单项传递、缺乏丰富背景资料、内容过于概念化。而案例教学却恰恰相反,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特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可能性答案、师生双向对话、背景资料丰富、可操作性强。陈教授强调,专业学位教学中思考重于记忆、激发思考重于答案的准确性、学习方法重于解决单个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课程教授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进行。为期两天培训过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我院教师积极参与互动,收获颇丰,对案例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消除了存在的对案例教学的一些认识误区,认为陈教授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方法对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很有启发和帮助。

在代表性领域案例库建设经验交流阶段,来自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分别就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建设总体情况、养殖领域协作组案例建设情况、食品领域协作组案例库建设情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做了介绍和经验交流。

在经验交流后,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代表对整个培训会进行了总结,认为这次培训会议是全国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的“黄浦第一期”,大家聚集在一起既领略了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的真谛,也广交了朋友,是一次难得的、成功的会议!最后,给参与培训的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