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镇中学暑期实践专访特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14浏览次数:196

(学生记者 袁冰冰 卢盈良)712-14日,涂镇中学暑期实践队共走访了 8名学生的家人,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家庭困难,有些甚至是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

712上午,在涂镇中学杨校长的安排下,实践队4名队员采访了鲁凡玲的爷爷与杨美怡的母亲。鲁凡玲的父母在她1岁时离异,父亲也在今年3月因病去世,现在家中只有爷爷与她相依如命,家里主要依靠爷爷的退休养老金与学校的资助来维持基本生活。由于孤儿证明迟迟未发,政府的补助也无法领取,这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处境更加艰难。尽管经历了巨大的家庭变故,但是鲁凡玲却十分坚强,她的乐观与懂事让队员们既感动又心疼。鲁凡玲学习成绩优异,常常是班里的前五名,她的目标是考上鄂州市二中。

        
随后,调研小组与杨美怡的母亲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杨美怡学习十分优秀,是班里的第一名,这学期还拿到了“青鸟奖学金”。她的优秀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杨美怡的母亲从小就培养她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在学习上也从未给她施加压力,而是鼓励她尽力而为。或许正是由于这样开放的教育方式,杨美怡的性格十分开朗,也很独立、自律。她最大的兴趣是读书,弟弟也深受其影响,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她的母亲告诉我们,杨美怡参与此次的支教活动积极性很高,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想参加这次的支教活动,但是由于家离学校较远不得不放弃。


713,调研组在黎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家境较贫困的几位同学家中进行家访。五名实践队队员首先来到去年采访过的双胞胎兄弟陈超、陈辉家中,并与他们的爷爷进行了交流。兄弟俩的母亲在他们出生时患上精神病,不久便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与他们生活。家里主要靠种植水稻来维持基本生活,然而今年的暴雨极大地影响了收成,收入情况不容乐观,可能只能依靠国家扶贫金来养活一家四口。兄弟俩十分懂事,成绩名列前茅,平日里会帮助爷爷奶奶处理家务与农务。参加了去年的支教活动后,兄弟俩人在学习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精神上也受到了鼓舞,未来准备努力学习考上重点高中。他们很想走出这里,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担心会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队员们向他们介绍了由我院志协与爱心企业合作设立的“青鸟奖助学金”,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争取下学期拿到奖助学金。

    

接着,队员们走访了方一舟家。方一舟与父母、哥哥共同生活,家里经营着一个十分简陋的小卖部,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务农,然而很显然今年的收成并不理想。哥哥今年考上了湖北师范大学,方一舟受哥哥影响,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方一舟性格开朗,有很强的求知欲,对参加此次支教活动也十分积极,她很开心能够通过队员了解新鲜事物、开阔眼界。

714下午,调研小组对三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采访。队员首先采访了郑晶的奶奶,对郑晶的家庭情况进行了简单了解。郑晶的父母常年在杭州的伞厂打工,且父亲残疾,她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现在家里主要依靠父母打工赚钱来维持基本生活,但是这些年伞厂效益不好,收入很低。郑晶学习很用功,成绩常保持在前三名,这学期拿到了“青鸟助学金”来补贴家用,是一个非常懂事、开朗的女孩。

随后,我们采访了倪欣的母亲。倪欣父母离异,现在和母亲居住在一起。父母离异后,倪欣一度不愿意走出家门,且变得沉默寡言,在母亲与朋友的开导下才逐渐走出伤痛。由于父亲与倪欣很少联系,且不愿出抚养费,因此挣钱养家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的身上。虽然母亲一个月只能挣2000元,但是为了能让倪欣将来上一个重点高中,母亲为她报了学费为1000多元的辅导班。在母亲看来,学校的环境与校风很重要,即使现在生活艰苦,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倪欣学习优秀,上学期也拿到了“青鸟助学金”,母亲希望她能够用心读书,回报帮助过她的人。

最后,我们与余若颖的父亲进行了访谈。余若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在学习方面对她严格要求。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与老师的身份,余若颖常年保持班级第一名,并拿到了奖学金。父母将这笔钱交给她自己支配,希望可以激励她努力学习。她的理想是考上清华大学,队员们祝愿她能够实现梦想,走出小镇,看看外面的世界。

队员们看到了这些孩子的不幸,也看到了他们的乐观与坚强。虽然家庭的贫穷、亲情的缺失与教育的局限带来了伤痛,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追逐梦想。队员们将尽快完善涂镇项目,并充分发挥“青鸟奖助学金”的作用,给予这些孩子全面的帮助,让他们的逐梦之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