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龚联梅 摄影:王备)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经济贸易系举办的“经济贸易系Seminar”(原文澜国际贸易Seminar)2016年第7期(总第22期)于2016年10月17日晚成功举办。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由钱学锋教授主持,博士生王胜以“汇率、出口退税与出口企业的资源再配置”为主题报告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
汇率及其制度安排对国际贸易中的资源配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005年7月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根据理论推论,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我国的出口市场上的动态画面应该是:生产率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生产率低的企业退出出口市场(企业间调整带来的出口行业生产率上升);绩效好的产品新进入出口市场、绩效差的产品被剔除出口市场(企业内调整使得持续存在的出口企业自身生产率上升)。事实的确如此,2005-2006年中国的出口企业内和企业间调整均带来了出口行业的生产率提高。与此同时,2003-2004年企业内和企业间调整带来的生产率变动幅度巨大,这两次冲击分别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和2004年中国对现行出口货物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这两种政策构成了中国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影响出口贸易重要的两重政策,而汇率政策对于调整出口资源配置则更为有效,那么,这两种政策的叠加是否会带来政策错配,从而扭曲汇率政策的资源再配置作用?
在考察了汇率冲击对企业内扩展边际和企业间扩展边际调整的影响后,博士生王胜分析了出口退税对汇率的两种影响存在的优化和抵消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对企业内产品组合调整(倾斜效应)和企业间进入退出行为(选择效应)都具有促进作用,出口退税会减弱汇率的倾斜效应弹性、加强汇率的选择效应弹性;进一步地,汇率和出口退税在整体上提升了非技术因素的生产率进步, 汇率对企业内资源再配置的弹性小于其对企业间资源再配置的弹性,出口退税会减少倾斜效应引致的资源配置效果,而增加选择效应带来的资源配置效果,并在行业间存在差异性影响。
最后,钱学锋、胡宗彪、赵曜和李敬子老师对博士生王胜的研究报告做了点评,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