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经济贸易系和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文献分享会(2018年春季)第2期于2018年3月28日晚在文泉楼德鲁克会议室举行。在此次文献分享中,贸易经济教研室青年教师胡宗彪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Melitz和Redding于2015年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论文“New Trade Models, New Welfare Implications”。文澜学院陈泰良副教授、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席艳乐副教授、赵曜副教授、李敬子副教授、刘凯博士、闫文收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此次文献分享会。分享会由毛海涛博士主持。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一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主题。本文认为,虽然有研究表明,在某些参数约束下,不变的贸易弹性和国内贸易份额是贸易福利的充分统计量(ACR,2012),但一旦这些约束不再满足,则意味着贸易弹性不仅是可变的,而且会因市场和贸易成本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更一般化的情形下,国内贸易份额和内生的贸易弹性将不再是贸易福利的充分统计量。也就是说,企业的内生选择行为为异质性企业模型(相对于同质性企业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福利边际。
文章首先介绍了异质性企业模型和同质性企业模型分别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福利情况;然后采用理论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证明了异质性企业模型存在一种额外的调整边际,而这是同质性企业模型所没有的;接着,
文章将ACR方法扩展到异质性企业模型和同质性企业模型的更一般化情形,并通过两种不同的贸易自由化情境分析,揭示了模型的微观结构对贸易福利的影响较大;最后,作者进一步通过模拟方法证明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一是在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时,只要存在出口的固定成本,则异质性企业模型中的福利增加就要严格高于同质性企业模型中的福利增加;二是在一国已经处于开放经济时,可变或固定贸易成本下降(增加),会引致异质性企业模型相对于同质性企业模型获取到的福利收益(福利损失)更大(更小)。
在讨论环节,文澜学院陈泰良副教授指出了本文中的对称性国家假定等问题;同时,与会教师对如何基于该文章,构建适合中国贸易利益测度的框架并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贸易利益进行评估,以及本文结论对于继续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含义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