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系“黄金悟研习社”第三十五期顺利举办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275

  (通讯员:何雪婷;摄影:黄婧)2018年4月26日下午两点,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营销管理系举办的“黄金悟研习社”第三十五期活动在文泉北五楼德鲁克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研习社的分享者是2017级营销管理硕士研究生刘静文同学,此次分享的主题是理性的非理性。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有营销管理专业的王新刚和马瑞婧老师,以及营销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及校外学生等。
  通过对原文涉及的理论和效应进行归纳总结,分享者主要从决策情景、得•失不平衡、心理预期这三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看不见的“非理性”的情绪和感情是如何在理性之外左右着我们的言行。首先是决策情景,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被非理性因素左右,这些非理性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对比效应、折中效应以及评估模式。其次在分享得•失不平衡时,提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以及具体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方法。该部分还提到“框架效应”,即人们在做决定时,往往有一个参考和依赖的框架。框架效应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人际交往中,往往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商业运用中,基于用户心理构造框架,从而引导消费行为。最后,关于心理预期,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损失规避、心理账户以及锚定效应。损失规避的产生源于损失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损失规避往往会导致人们为避免损失而安于现状。“心理账户”表明,人们不仅对物品分门别类,对于钱和资产也会进行归类,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这部分以雀巢为例揭示了心理账户的市场作用机制,雀巢咖啡通过重新“包装”产品,实现从饮品到礼品的品类跳跃,成功运用心理账户打开了中国市场。在介绍锚定效应时,主要围绕使用情景、如何利用好锚定效应、以及如何削弱锚定效应这三个维度展开。最后,借用苹果之父史蒂芬•乔布斯的经典名言:“顾客不是要占便宜,而是要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这给商家的启示是,消费者大多数时候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是可以被教育的。
  活动最后阶段,王新刚老师对本次分享进行了精彩的总结。通过一次次的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驾驭知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也在不断完善进步。至此,本期活动圆满结束。“黄金悟研习社”活动固定每周一次,于每周四下午2点在德鲁克会议室举办,我们的分享主题可以是你感兴趣的一本书、一个专题或者感悟等等。
  研习社下一期将由营销管理17级硕士研究生舒文婷同学,为我们分享:小群效应。我们热切欢迎来自各高校各专业的老师、EMBA、MBA、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一起交流分享,大开脑洞,快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