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若茜)6月7日上午11:00-12:00,文泉分享会第三十期在文泉北四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分享会的主题是“寻找缺失的循环链——EPR理论探析与实践经验”,分享嘉宾为企业管理系栗洋博士。分享会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梅丽霞副教授主持,参与交流的有我院企业管理、贸易经济和营销管理等系的师生。本次分享会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栗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各位老师交流心得体会。
在分享会开始前,梅丽霞教授讲到,我国每年能回收的报废汽车不超过50万辆,而汽车产业大国的日本每年报废汽车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甚至95%。紧接着提出汽车报废流向哪里?由谁来处理?如何处理?以及我国应该如何借鉴发达工业化国家处理报废汽车的经验等一系列问题,引出今天分享会的主题——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
栗老师从理论基础、EPR本质、EPR制度以及研究评述四个方面进行了今天的分享。首先,栗老师对EPR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讲解,特别是循环经济模式,并指出EPR制度是静脉经济与动脉经济之间的连接点。其次,栗老师讲到,作为全球环境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创新,EPR制度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广泛接受和推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系统地向大家阐述了国内外EPR制度的相关研究,帮助大家梳理了
EPR的研究图谱,以及我国EPR制度面临哪些问题。接着,栗老师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详细探讨了EPR制度的实施条件、措施和实施效果,以及EPR制度下中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等课题。
最后,分享会进入第二个环节,在场众多参与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栗老师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解答了现场同学的疑问。分享会接近尾声,梅丽霞副教授对栗洋博士的无私分享以及潜心研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本期文泉分享会圆满结束。
文泉分享会,在分享中共创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