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瑶)2018年10月20日至10月21日,旅游管理系旅游1601班全体同学在该系周凌旭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荆州石首市进行目的地管理实践教学,圆满完成任务。
他们先到达了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面积达1567公顷,以野化麋鹿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向当地工作人员了解了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后,一行人亲自到保护区内进行实地考察。秋雨清寒,他们撑着伞徒步前往长江故道,在茂密的森林里见到了麋鹿群的身影,站在天鹅洲湿地的缓坡上,远观麋鹿群涉水渡河。
次日上午,他们来到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以长江江豚、白鳍豚和紫红英等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是全球鲸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范例。当地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用生动的
图文带领他们了解了长江豚类的生物特征、生存现状和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介绍了保护区内采取的豚类保护措施和国家相关政策,重点介绍了保护区独创的江豚网箱豢养技术,并就自然保护区如何发展旅游业这一话题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之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江豚豢养网箱,和江豚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
游管理系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难得的考察机会,他们对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对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救助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潜在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方面存在较多限制条件,但保护区本身具备的优越自然环境和丰富生物资源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保护区日常活动也需要数量不小的资金支持,
而发展旅游业正好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保护区自身造血;此外,除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之外,自然保护区还肩负着教育引导的责任,通过开发旅游来进行教育宣传,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探索如何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在保证区域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创造收益、普及动物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考察,将书本上的知和亲身实践结合,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启迪。
感谢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此次考察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