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雪婷;摄影:黄婧)2018年11月21日晚上19:00,由工商管理营销管理系举办的“黄金悟研习社”第四十四期活动在文泉楼北五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研习社的分享者是来自营销管理17级研究生黄婧&宋晓琳。分享的主题是“运营之光”。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有营销管理专业的老师,以及营销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商务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等。
本次分享的书籍是三节课的创始人黄有璨,基于其多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总结得出的一套互联网运营的方法论。本书主要围绕:运营是什么;运营之光是什么;运营的核心技能与方法;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这五个方面展开。对运营的剖析,主要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这四大经典模块展开,接着对互联网行业运营相关的常见岗位、运营的主要工作内容、运营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进行简要分析,以帮助大家在头脑中迅速搭建运营概念的知识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主要从意识层面解读运营人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即2大意识:目标导向意识、效率意识;3种底层工作方法: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对用户的深刻洞察、具备说服力和打动力的表达;4大关键性“运营思维”: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杠杆化思维、生态化思维。第三部分主要选取内容运营这一模块,针对内容运营展开一系列核心技能与方法的讨论。例如内容的定位和调性确立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运营发挥作用的三个关键节点:内容的生产、内容的组织和包装、内容的流通,以及在这三个关键节点中的具体的方法论细节。第四部分主要讲述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比如运营的三大规律表明:短视及线性思维很难做好运营、产品早期过分关注用户增长会加速产品死亡、产品早期要围绕口碑来进行;四种不同阶段产品及其运营的侧重点的差异:探索期产品、快速增长期产品、成熟稳重期产品、衰退期产品其运营侧重点各有不同;三种基于商业逻辑的运营:基于产品或服务盈利、免费+增值服务、免费+流量变现的三种运营导向;基于用户不同频次的运营等,通过对运营工作涉及的核心利益群体以及用户具体使用情景的划分,提出了不同运营工作在划分标准下的差异化运营策略。最后一部分,针对所有对运营感兴趣或者有志于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同学,提出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路径,并提出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找到支点立足、让自己在某件事上超过80%的人、让环境带动成长、实践并结识更多高手、横向或纵向深度发展等。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国际贸易与企业管理专业的同学针对市场与运营的关系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享的最后,杜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杜老师认为,不同行业的运营方法存在显著差异,本书中讨论的更多的方法更多的是适合于互联网行业,同时,就目前的互联网运营来说,运营最关键的任务是进行数据爬取,用数据化来精准推进运营工作。另外杜老师提到,无论从事运营还是营销,对新事物的敏感度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核心特质,另外训练自己形成有打动力和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会让运营工作更卓有成效。活动最后,杜老师一次性给大家列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书籍推荐书单:
《怪诞行为学》、《智能商业》、《如何做出正确决定》、《品牌物理学》、《触感引擎》、《技术的本质》等等书籍。
至此,本期黄金悟研习社活动圆满结束,“黄金悟研习社”连接智慧、共创价值,于周三晚上7点在文泉北德鲁克会议室举办,分享者可向大家分享一本书、一个专题、一种感悟等等。
研习社下一期继续由营销17级研究生李荣荣&何雪婷同学,为我们分享:浅薄。我们热切欢迎来自各高校各专业的老师、EMBA、MBA、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一起交流分享,大开脑洞,快意成长。


